其實很早就想要寫這一篇了,難得星期六沒有事情,老皮跑去吃尾牙抽大獎,於是我就一個人自己去聽曾大師,一個人的音樂會也很開心。
第一首的柴可夫斯基的幻想序曲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不要講,其實我聽到快睡著,雖然說我可是為了曾大師,但是我其實還是很期待國台交的演出啦,畢竟小時候的老師都是從國台交出來的,對他們也有份敬意。
其實很早就想要寫這一篇了,難得星期六沒有事情,老皮跑去吃尾牙抽大獎,於是我就一個人自己去聽曾大師,一個人的音樂會也很開心。
第一首的柴可夫斯基的幻想序曲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不要講,其實我聽到快睡著,雖然說我可是為了曾大師,但是我其實還是很期待國台交的演出啦,畢竟小時候的老師都是從國台交出來的,對他們也有份敬意。
去年年底去看了Glass的紀錄片[12樂章],對於活在跟我同個世紀的偉大作曲家很興趣,也許從小就認為音樂家出名都是在死後,但是沒想到居然有一個極限主義這樣東西,在我大學的時候唸到的現代樂派的其中一之中,出名的音樂家也會來台灣演出,於是就跟nini還有B老大三個人一起去聽。
期待很久的盧廣仲,終於來了。仔仔跟很多同學都很喜歡他,於是就來到信義區的香堤大道等待,站在久也不會覺得累。但是仔仔同學不是追星族啦,只是單純喜歡聽他的歌。
他唱了三首歌。
2009台灣國際藝術節
台灣巴洛克樂團「威尼斯祕密花園-韋瓦第音樂解密」
Venice Mysterious Garden-The Secret of Antonio Vivaldi
昨天晚上聽的是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協和第六號交響。其實已經熟到不知道跑去哪裡了,但是昨天是第一次聽現場的俄國團演奏柴可夫斯基的作品。同學一直說一輩子一定要來聽一次的就是這個團,因為會跟想像不一樣。
今天上完Beethoven Symphony No.7之後